【译】写作者与不写作者

【译】写作者与不写作者

译 Paul Graham —— Writes and Write-Nots

更新于 2025-02-10
2334

原文:Paul Graham —— Writes and Write-Nots


译文

于2024年10月

我通常不太情愿对技术妄加猜测,但这次颇有信心:几十年后,真正有写作能力的人将是凤毛麟角。

如果你是一位作家,你会发现一件怪事儿:如此众多的人会在写作上犯难。医生知道有多少人担心自己身上的痣;擅长安装电脑的人知道有多少人在这方面不行;而作家则知道有多少人写东西时抓耳挠腮。

很多人在写作上犯难,原因在于写作本身确实很难。要写得清楚,首先得想得明白,而想明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偏偏写作又渗透在许多工作中,而且工作的地位越高,往往就越需要写作。

这两种强大的对立力量——对写作的普遍期望和写作本身的不可减化的困难—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。这就是为什么杰出的教授们有时也会被曝出抄袭丑闻。这些抄袭案例中最令我震惊的是其抄袭内容之琐碎。他们剽窃的内容往往是那些最普通、最模板化的内容,任何稍微有点写作能力的人都能毫不费力地写出来。这意味着他们甚至算不上是有点写作能力的人。

直到最近,人们还没有一个便捷的途径来缓解这两种对立力量造成的压力。你可以像肯尼迪(JFK)那样雇人代笔,或者像马丁·路德·金(MLK)那样抄袭,但如果既买不到,也偷不来,那就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写了。也因此,几乎所有需要写作的人都不得不去学习写作。

但现在不一样了。人工智能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。写作的压力几乎被一扫而空。上学也好,上班也罢,你都可以让人工智能代劳。

结果就是,未来的世界将逐渐分化为两类人:会写作的人和不会写作的人。

会写作的人仍然会有,毕竟有些人就是喜欢写。但写作能力中等的群体将不复存在。未来将不再有“好的写作者”、“一般的写作者”和“不会写作的人”,而只有“好的写作者”和“不会写作的人”。

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。毕竟,技术的发展让许多传统技能变得过时,比如铁匠,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,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。

但这次的情况有所不同。原因就在于我之前曾经提过的:写作即思考。甚至有的思考,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完成。莱斯利·兰波特(Leslie Lamport)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:

思考而不写作,就只是自以为在思考。

因此,一个由写作者不写作者组成的世界比听起来更危险。它将是一个由思考者和不思考者组成的世界。我知道我想属于哪一半,我猜你也是。

这种情况并非前所未有。在工业化之前,大多数人的工作都让他们变得强壮。如今,如果你想变得强壮,就得去锻炼。所以仍然有强壮的人,但只有那些主动选择变得强壮的人。

写作也将如此。仍然会有聪明的人,但只有那些主动选择变得聪明的人。

感谢杰西卡·利文斯顿(Jessica Livingston)、本·米勒(Ben Miller)和罗伯特·莫里斯(Robert Morris)阅读本文草稿。

学习笔记

很多人在写作上遇到困难的原因是写作本质上就很难。要写好,你必须清晰地思考,而清晰地思考是很难做到的。

很多人在写作上犯难,原因在于写作本身确实很难。要写得清楚,首先得想得明白,而想明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
然而,写作却渗透在许多工作中

偏偏写作又渗透在许多工作中

AI 译接地气版

写者与不写者

2024年10月

我一般不太爱对技术瞎猜,但这次我挺有把握:再过个几十年,能好好写字儿的人估计得凤毛麟角了。

当作家久了,你会发现一件怪事儿:原来这么多人写东西时都犯难。医生知道有多少人担心自己身上那颗痣;电脑高手知道有多少人连个电脑都搞不定;那作家呢,就知道有多少人写东西时抓耳挠腮。

为啥这么多人写东西费劲?说到底,写作这事儿本身就难得很。想写好,首先得把事儿想清楚,可这想清楚本身就不是件容易事儿。

偏偏这年头,很多工作都离不开写东西,越牛的工作,越离不开笔杆子。

这两件事,一个是大家对写作的高要求,一个是写作本身的难搞,就像两股对撞的力,把人夹在中间,那压力可就大了。这也就是为啥那些大教授们有时候也会去抄袭。我看着这些抄袭的案例,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,他们抄的东西太小儿科了。那些被抄的内容,大多是些没啥技术含量的套话,随便一个会写字的人都能轻松写出来。这说明啥?说明这些教授连最基本的写作都还没摸到门儿呢。

以前呢,要是被这写作的压力逼得没办法,要么像肯尼迪(JFK)那样雇人代笔,要么像马丁·路德·金(MLK)那样去抄袭。要是既没钱买,又不想偷,那只能咬咬牙自己写了。所以,以前那些该写东西的人,不管多不情愿,也得硬着头皮学着写。

但现在不一样了。人工智能一来,把这世界给彻底搅和了。写作的压力一下子全没了。上学也好,上班也罢,都可以让人工智能代劳。

结果呢,未来的世界就会被分成两类人:会写的人和不会写的人。

还是会有人能写,毕竟有些人就是喜欢写。但那些写作水平将就的人,以后就不存在了。以前是好作家、一般作家和不会写作的人三分天下,以后就只有两种人:会写的人和不会写的人。

这有啥不好?以前很多技能不也是被技术淘汰了嘛,比如铁匠,现在也没几个了,好像也没啥大问题。

但这次不一样,问题就出在写作本身。我之前也说过,写作就是思考。甚至有一种思考,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完成。莱斯利·兰波特(Leslie Lamport)说得好:

如果你不写,那你只是以为自己在思考。

所以,一个被分成会写和不会写的世界,其实比听起来更危险。那其实是一个会思考和不会思考的世界。我知道自己想站在哪一边,估计你也一样。 这种情况其实以前也出现过。工业化之前,大多数人的工作都能让他们变得强壮。现在呢,要是想强壮,只能去健身房锻炼。所以,还是有强壮的人,但只有那些愿意去锻炼的人。

写作也是一样。未来还是会有聪明人,但只有那些愿意去思考的人,才会真正聪明起来。